农家老物件带游客穿越时空
位于张家湾镇小北关村的某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内有个民俗农耕主题文化馆,该馆存列着300多件农具及传统农家用品。民俗农耕主题文化馆展出300多件农具及传统农家用品。走进农耕文化馆,正前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辆大马车:两个木制轮子有大约1米5高,车轮外圆,由榫卯结构拼接,用铁钉加固,车前还挂着一个铜壶,里面装着用来润滑车轴的油。“这车现在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以前可是很高级的,只有娘娘才能坐。”该公司总经理张兴顺说。
一架纺车旁挂着一张泛黄的周恩来纺线招贴画,“周总理是纺线能手。”张兴顺说,在他的童年时代,每个人都知道周总理纺线的故事:延安时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全民开荒、纺纱。在一次纺线比赛中,几十架纺车赛了3小时,带着臂伤坚持比赛的周总理被评为纺线能手,他纺的线被评为甲等。在那个“劳动最光荣”的时代,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美谈。
农耕文化馆内,有件枕形的漆盒摆在一口大木箱子上。这个漆盒大概20至30厘米长,以黑色为底色,上面有隐隐的花纹,还有锁。“这个小盒既能当盒子又能当枕头,可能是地主老太太用的,把值钱的东西装在里面,睡觉的时候枕着,省得被贼偷了。”张兴顺笑着说,“以前这些东西做得真精细,一个盒子、一个桌子,边边角角从哪看都那么漂亮。”
煤油灯、箩筐、风箱、米斗、酒桶、樟木箱子、首饰盒……参观者被这些老物件带回到以前的岁月。
忆苦思甜见证科技重要性据
这几百件藏品都是他前几年从北京各区县农村收来的。“现在都不下地了,这些东西农民扔在房前屋后也没用,我就出高价收,一百块钱收个小板凳,人家都觉得我傻,痛痛快快卖给我了。”张兴顺并不认为这些是没用的东西,“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以后的孩子们都见不到这些东西了。我想把这些农耕文化保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从前人们是怎么劳动、怎么生活的。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以前农民很辛苦,不管太阳多毒、风雨多大都得下地干活儿,现在大棚里种菜舒服多了;以前都是靠天吃饭,老天不下雨农民就干瞪眼,现在用科技加农业,可以一年四季常绿,不受季节限制;以前春天垦地就用镐刨、锨翻,效率低还累人,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有犁地机、播种机,没那么多体力活了。以前浇地都是大水漫灌,费水费钱,现在都用喷灌,节约水资源……”通过收藏传统农具,张兴顺深切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发展和重要性。他创办的碧海圆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是张家湾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利用水培、无水栽培、物联网等科技手段种植无公害蔬菜,同时还把观光采摘、会议培训等旅游因素纳入农业,走出了一条“以农为本,发展都市农业,争创绿色品牌”的发展道路。张兴顺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级农村实用人才、通州区青年英才和北京市郊区青年致富带头人。
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这也是张兴顺建起民俗农耕文化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