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增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增7.6%;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0.6%;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0.1%;进出口总额比增6.8%……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兴宁市加压奋进、竞标争先,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头号工程”,全力当好梅州“百千万工程”主力军,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
今年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之年,兴宁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增强“战斗力”、提升“驱动力”、凝聚“向心力”,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开创兴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兴宁正一步一脚印,朝着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征程上稳步前进。
●张柳青钟思婷
增强“战斗力” 全力推动“头号工程”落地见效
在兴宁市叶塘镇北塘和美乡村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洋陂河两岸的休闲步道已打造完成,红色的栏杆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路旁绿植林立,装扮着一河两岸。
和美乡村项目的对面,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机器设备轰鸣运转,一派繁忙景象。
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叶塘镇的东部。“充分利用好区域优势资源和发展基础,我们基本形成了东部发展实体经济,西部发展旅游经济的‘两翼’互补发展格局,助力叶塘镇工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叶塘镇党委书记万耀明说。
叶塘镇和叶塘镇北塘村自去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城乡“颜值”迎来新的峰值,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叶塘镇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迎来的变化是典型,但不是个例。去年以来,兴宁市成立市镇村三级“百千万工程”指挥机构,市指挥办实体化运作,压茬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
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兴宁市培育入库67家“四上”企业、净增超42家,实现镇域全覆盖;率先出台《激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79名“产业村长”各显身手;兴宁市预制菜加工基地建成投产,“东方红·红苏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坪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建设;龙田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兴宁沃柑”“兴宁单丛茶”入选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翻阅2023年发展成绩单,2024年的兴宁要如何出题答题,才能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上再创佳绩?
在1月12日召开的兴宁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兴宁市对推进“百千万工程”再动员、再部署。
“我们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全局的工作来抓紧抓实,聚焦‘头号工程’、打出头号气势、集中头号资源、使出头号力度,大力弘扬兴宁人特别能吃苦、特别会拼搏的创业精神,举全市之力、以非常之功,全力推动兴宁‘头号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效,以实干实绩奋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争先进位,全力当好梅州市‘百千万工程’主力军。”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在全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今年兴宁市将继续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实施主导产业重塑工程,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医疗器械两个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生态特色、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疗与健康、体育运动休闲四个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力争净增“四上”企业20家以上,其中“小升规”企业6家以上;重点做好90家规上企业监测服务,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兴宁将突出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提升“驱动力” “高铁时代”融湾更进一步
近日,梅龙高铁兴宁南站站房钢结构主体框架顺利完成吊装,全面进入内部装饰装修阶段,梅龙高铁建设全速进入“下半程”冲刺。
梅龙高铁正力争今年内通车,意味着兴宁将于今年进入“高铁时代”。
有着“粤东动脉”之称的梅龙高铁,是广东省首条全额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是推动梅州、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的重大项目。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兴宁与大湾区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内,有效助力兴宁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去年以来,兴宁市聚焦产业发展、交通互联、市场融合等重点领域,举全市之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兴宁片区),9类117个融湾项目提速建设,全年争取各类资金15.62亿元,产业协作、交通互联、人才交流取得新突破。
去年5月11日,省药监局与梅州市政府、兴宁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促进乡村振兴,三方合作致力于将产业园打造成为驻镇帮镇扶村产业共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新标杆。
目前,园区已吸引20家企业注册,30家企业意向入驻,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纳入省级创新服务名单的医疗器械产业园。
在招商引资方面,兴宁市全年完成新签约合同项目41个,计划投资额92.67亿元,当年实际投入19.1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5个,计划投资额60.25亿元,3项指标均超额完成梅州任务。
今年,兴宁市将迎来“高铁时代”,进一步拉近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在这重大历史机遇下,兴宁市用心用力推动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攻坚,以高质量发展推动苏区融湾先行区(兴宁片区)建设。
具体而言,兴宁市将对标对表省《若干措施》,落实落细梅州《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用好用足省组团纵向帮扶、广州天河对口帮扶协作优势,强化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债券项目,纵深推进一批融湾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推动《梅州方案》在兴宁从“纸面”落到“地面”。
按照省、梅州市部署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兴宁市将全面建立营商环境提升、资源要素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兴宁系列活动成果转化,持续放大溢出效应,主动融入“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做好“侨”的文章,参与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建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引导外资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凝聚“向心力”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这里的饭菜好吃又营养,还便宜!”去年11月,兴宁市首家长者饭堂——位于宁新街道德爱街的兴宁市长者饭堂揭牌启用,用餐老人竖起拇指连连称赞。
“一碗长者饭,情系千万家。”建设“长者饭堂”是兴宁落实“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要求的具体实践。
去年,像这样广受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欢迎的,如期投入运营的还有兴宁市罗岗“幸福食堂”。同时,兴宁市完成12个老旧小区改造,社保、医保、“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不断增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这一理念,兴宁在高质量发展中从未忘却。
2023年,兴宁市统筹八成财力用于各领域民生事业,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围绕统筹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兴宁市扎实推进1058个“书记领航项目”,群众幸福底色不断擦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兴宁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支持政策和供需对接平台,根据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在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开设相应专业课程,积极开展订单定向培养,政校企齐发力推动技能人才服务高质量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120人。
民生工程,要久久为功。
今年,兴宁市将继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引导重点群体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引导更多群众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实现自主创业。
同时,兴宁市将坚持扩面与提效并重,巩固提升全民参保覆盖率,稳步提高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各类保障标准,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动态解决好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未参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切实抓好困难群众兜底帮扶。
值得一提的是,兴宁市将打造多元化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建设。加快推进“长者饭堂”扩面增量,推进兴宁市综合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抓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试点推进村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校外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兴宁市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发展“向心力”,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格局。
一线
炒火预制菜
客家味飘香
兴宁市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
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
近年来,随着冷链行业发展和消费升级,预制菜行业迎来产业发展风口。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东省农业生产大县”,兴宁市立足传统的客家菜技艺和良好的农业基础,积极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品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格局。
春节前后,在广东省最大的肉鸽屠宰基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绿公司”)屠宰车间,日屠宰量已突破3.2万只。
乳鸽、自热鸽汤、鸽肉粽、鸽蛋……走进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各种预制乳鸽菜肴被制作完成。“乳鸽在国内市场有着巨大潜力,2023年全年销售量大约在7亿只。”金绿公司负责人陈伟波分析道,“对于预制菜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将客家的正宗味道锁在包装里,通过电商渠道助力客家文化走向全国。”
作为靠养殖起家的农业企业,在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的同时,金绿公司还成立了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肉鸽研究中心,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研发出肉鸽卤制品、肉鸽休闲食品、自热鸽汤等十几种预制菜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目前,兴宁市依托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客家菜预制菜产业学院,持续输送预制菜产业人才。”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有不少预制菜企业与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家禽科学研究所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预制菜产品深加工研发团队,成立了广东省禽畜精深加工(富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10多个科研平台,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随着研发能力的提升,兴宁市预制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目前,兴宁市开发了以鸡、鸽、豆、米、蔬菜等为原材料的预制菜产品近百种,重点打造了“恒兴牌”“陈小鸽”“鸽子佬”“伟鸽”“逗乐大菽”等客家预制菜产品品牌,在预制菜产品研发方面获得了30多项相关专利。
讲述
兴宁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胜:
打造绿美广东
生态建设兴宁经验
去年以来,兴宁市将绿美生态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打好绿美生态建设“组合拳”,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兴宁。曾胜表示,兴宁将继续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实施绿美兴宁“八大工程”,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美底色,奋力书写兴宁高质量发展“绿美答卷”。
问:去年兴宁实施绿美兴宁“八大工程”,取得了哪些实效?
曾胜:兴宁市是国家级生态发展区、“中国油茶之乡”、“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市共有林地面积202.8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34.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14%。
去年以来,兴宁大力实施绿美森林提质工程,实施林分优化3万亩,新造林抚育13162亩,森林抚育26500亩,用绿意织就宜居生态、筑牢生态屏障,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一方面,兴宁高位推进、精心部署,另一方面兴宁资金统筹、强化保障,突出做好“活绿”“用绿”“护绿”三篇文章。去年兴宁共投入6.15亿元一体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大力推动“油茶+旅游”“油茶+饮食”等模式融合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问:2024年,兴宁将重点围绕哪些工作推进绿美兴宁建设?
曾胜:主要做好加强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资源管护体系建设、加强生态共享体系建设这三项工作。
我们将实施林分优化4.47万亩,新造林抚育1.8万亩,森林抚育4.2万亩,推动建设1个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石马镇新群村);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对363株古树名木开展提升保护工作,对濒危80株古树进行抢救复壮工作。
一方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完成2024年新造油茶0.5万亩,低改0.25万亩的任务,持续推动牛大力、铁石斛等南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动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创造更加绿色宜人的生态环境。
接下来,兴宁市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取得扎实成效,厚植兴宁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形成增绿、活绿、用绿、护绿的合力,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实现绿美兴宁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互相促进,打造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兴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