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归口管理,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和重庆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并牵头起草的《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项目编号:T/OTOP-202332)、《预制菜 分类准则》(项目编号:T/OTOP-202333)、《预制菜 分级规范》(项目编号:T/OTOP-202334)等3项预制菜领域团体标准高规格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专家合影
据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从“田头”到“餐桌”,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既顺应了消费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和便捷性餐饮的多元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拓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新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社会关注度高,但总体来看,无论从政府、行业宏观管理层面,还是企业、消费者微观应用和识别层面,都缺乏相应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的预制菜标准。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我国食品加工、标准化及管理领域近20名权威专家聚焦《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预制菜 分类准则》《预制菜 分级规范》三项在我国兼具理论和实践引领性的预制菜相关标准,开展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会议现场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万亿级别的产业,产业稳步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标准化工作的支撑。预制菜标准化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如何高质量推进需要集思广益。欢迎诸位专家建言献策,为我国预制菜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陈红院长介绍了《预制菜 标准体系建设通则》系列团体标准制订的工作情况,从项目来源、编制过程、意义价值、创新点等方面详细解读了3项标准的主要内容。她表示,当前我国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相关的标准规范陆续出台,但仍显局限,难以有效指导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难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各类使用场景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品质和健康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制菜市场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趋势,预制菜产品的标准化将成为必然要求。本次会议研讨的3项团体标准,规范了预制菜系列标准的编制方法和要素编制要求,构建了具有可定向、可识别、可监管特征的分类标准体系,明确了预制菜的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及分级色彩标签,有助于完善我国预制菜领域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建设,进而深化我国预制菜产业的全流程、全链条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