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的原意是指浓稠液体,也有腌渍发酵的意思,酱油是用时间酝酿的美味,也是梅纳例外中的经典。西方有各式酱料,卡士达酱、蛋黄酱、奶油酱⋯⋯但是我个人还是钟情酱油,东方的酱油经过豆类发酵所特有的甘醇鲜香,一瓶可抵西方千百种酱。坊间常见的酱油有两种,一种是酿造(发酵)酱油,一种是化学酱油。
梅纳例外(Maillard exception) :标准梅纳反应的条件,是在 120℃ 以上短时间内完成,梅纳例外则是生食材在低温、长时间作用下完成褐化,形成香醇风味。起司、腊肉、发酵酱菜、豆瓣酱料都属于梅纳例外的杰作。
酿造酱油与化学酱油的差别
发酵酱油从培养菌种做起,四到六个月发酵完成,香醇可口。化学酱油使用已经萃取过油脂的黄豆渣,加入强酸(盐酸,HCl)分解成胺基酸,再添加强碱(氢氧化钠,NaOH)进行酸硷中和,三∼七天就可以完成。化学酱油制造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盐(HCl+ NaOH= NaCl+ H2O),所以盐分高,味道死咸。
化学酱油不耐煮,单次、短时间使用还可以,如果长时间卤煮,炖不出酱香味,纯正的酿造酱油则是越煮越香醇。而且化学酱油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 3- 单氯丙二醇(3-monochloro-1, 2-propanodiol, 3-MCPD),这是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列为 2B 级(可能致癌因子)的化学物质,不可不慎。
事实上,化学酱油早已占据绝大部分的酱油市场,我们从小到大可能吃了无数,既然要在家自己烹调,还是应该选择百分之百纯天然酿造酱油,而非混充的化学酱油,也不是部分天然的勾兑酱油。
而即使是化学酱油,至少还含有蛋白质成分,现在还有不含蛋白质的酱油问世,号称「一夜酱油」,是用焦糖色素和水解胺基酸混合完成,再度改写酱油数千年历史。外食族可要当心了。
酱料爆香的炝锅技巧
曾被《纽约时报》推荐 「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的台湾某大连锁餐厅,因为食客要求在肉丝炒饭里加酱油,被告知得多收五十元台币的工本费,结果被嫌贵而上了新闻版面。一盘160元台币的肉丝蛋炒饭,加酱油得多收将近三成的工本费,一般人的想法是:加一瓢酱油能多几块钱?但店家低调解释,客制化炒饭其实还多了另外起锅、洗锅的成本。
客制化的代价要收多少才合理,外人无法定夺,但是炝了酱油的焦巴炒锅,如果没清洗干净,那么下一锅炒出来的饭就不能见客了。这些隐形成本,平日远庖厨的消费者可能无法理解。类似「事件」其实是有变通方法可以「两全其美」,那就是做一瓶古早味爆香酱油,起锅时淋一点,就有梅纳酱油的鲜香了。
手边没有这一瓶酱油的人,该怎么临机应变呢?就在起锅前在锅边炝一点酱油吧!的确,只要锅边温度够高,120℃ 以上都可以炝锅边,做出梅纳反应的焦香味。但就得等着「收拾残局」,用力刷黑锅了。
呛锅只能在锅边吗?空心菜炒虾酱、酱爆高丽菜,都要炝锅才好吃,但炒青菜类容易出水,把虾酱加在锅的中间,形同加在水里,怎样也爆不香,这种时候也只能在没有水的锅边炝锅了。
但是煎荷包蛋时,加酱油炝锅,状况又不同了。荷包蛋在锅的中间凝固以后,是没有水的,所以直接把酱油加在高温的锅中央,可以炝出梅纳的酱香,又不会焦锅。
所以说,炝锅不是永远炝锅边,也不是永远加在锅中间。做菜只要懂得原理,就可以见机行事,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