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联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农业合作造福非洲“高原水乡”

   2023-04-11 9230
核心提示:暖风从远处的丘陵城市吹来,拂过一望无际的青翠湿地。阳光下,成群的白鹭和秃鹳缓缓乘风而起,一方方鱼塘泛着金色的光。这便是位于“高原水乡”乌干达的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也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

暖风从远处的丘陵城市吹来,拂过一望无际的青翠湿地。阳光下,成群的白鹭和秃鹳缓缓乘风而起,一方方鱼塘泛着金色的光。这便是位于“高原水乡”乌干达的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也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这里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见证了中国援乌农业专家的辛勤耕耘,也见证了中乌农业合作的生动故事。


乌干达位于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70%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生。2012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中国政府、乌干达政府和粮农组织三方共同规划并实施了中国—乌干达农业多边南南合作项目。10余年来,中国政府选派三批次近6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赴乌干达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鼓励中国企业赴乌干达投资农业,为提高当地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南合作农业项目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受到乌各界特别是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的高度赞誉。


乌境内丘陵众多,田地瘠薄,灌木荆棘丛生,当地农民大都靠天吃饭。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附近曾有一大片撂荒的坡地。合作项目一期农业专家组抵达后,应当地农户请求,不仅巧用中国特色梯田技术“坡改梯”重新规划荒地,还建设了一项天然集雨工程。通过持续努力,撂荒地成为涵养水土的良田。


中国专家组引进良种,致力于乌干达小米和玉米等谷物、杂交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业发展。乌干达大量种植的龙爪稷籽实细小,专家组引进籽粒丰硕的中国狐尾小米,将每公顷产量从2吨提高至6.3吨,生长周期从4个月缩至80天。中国专家深入当地社区重点推广杂交水稻种植。经过不懈努力,合作项目带动乌干达种植优质小米、水稻总计逾百公顷。时任乌干达驻华大使基永加表示,乌干达人民原来是不吃大米的,是中国专家为乌干达人民带来了稻米,为乌干达等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助力。


开展农业合作,中国授“鱼”更授“渔”。在推广杂交水稻过程中,中国专家向当地农民传授秧苗培育和移栽技术,优化和改进当地播种方式,使水稻产量从每公顷3吨提升至每公顷10吨。通过鱼苗孵化、鱼塘设计及养殖、稻田养鱼、饲料加工等示范项目,中国专家成功指导当地将鱼苗孵化率从20%提高至80%,中国特色的稻田养鱼基地在乌干达广受好评。通过技能示范培训、物资援助等方式,中国专家在当地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经济适用的可再生能源农技设施。中国专家还为当地编写英语技术资料。在田间地头、鱼塘和牧场,中国专家和当地农民探讨交流的身影,成为两国友好合作与民心相通的生动写照。


水田飞白鹭,渔歌又一春。中方将继续发挥好中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重要平台作用,帮助当地农民实现“谷满仓、鱼满舱”的梦想,支持农业可持续和商业化发展,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yzc.cn/news/show.php?itemid=1527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2419673571@qq.com。
 
更多>同类政策法规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法规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