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联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味精致癌?不敢吃味精的都看看吧

   2023-03-15 7870
核心提示:味精,是厨房里一种非常常见的调味品;并且曾有一时,味精风靡全球,尤其一半以上的销量都来自中国,一度成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似乎又跟风一样,对味精开始避之不及,认为“味精

味精,是厨房里一种非常常见的调味品;并且曾有一时,味精风靡全球,尤其一半以上的销量都来自中国,一度成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似乎又跟风一样,对味精开始避之不及,认为“味精不仅有毒,而且吃多了还会致癌?”甚至有人认为吃味精多了,开始掉头发?


那味精真的有毒吗?从人人称赞的美味,到人人避之不及的嫌弃,味精虽不被家庭看好,但又有多少外卖是离不了味精的?那么味精吃起来到底是真的会致癌吗?


味精为什么那么鲜?


大家都知道,味精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食品的鲜味,不管是炒炖烹炸,每道菜都可以加点味精来提鲜,味道就会大有不同;而味精之所以可以达到提鲜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的作用;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水无色的晶体;


其实除了味精之外,我们日常食用的菜品和肉类本身也都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钠,所以在菜肴里面,即使什么都不加,他们本身也能散发出鲜美的感觉;而味精本身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烹饪时再加入谷氨酸钠,那鲜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不仅能激发人的食欲,而且吃起来也似乎有种愉悦感!


味精真的是“害人精”,会致癌吗?


在说味精到底是否是“害人精”之前,我们要先知道,是谁先给味精扣上“害人精”这个帽子的?

其实最早之前是在1968年,一位美国人在中餐馆点了中餐食用之后,开始产生各种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于是就把这个经历和所有结论都归结到这次饮食上面,认为自己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厨师在菜里加了味精导致的;


而这一说不要紧,但对于那个年代,尤其歧视东方的西方人,就开始无中生有,大肆夸张宣传,这一传十,十传百,即使真的是假的,道听途说的人多了,味精是“害人精”的这个黑帽子,似乎也就这样坐实了一样!



那么味精到底真的是“害人精”吗?这还得从味精的加工方式,和主要成分上来说明;

通俗来讲,味精其实我们日常食用的酱油、醋等,都属于同类加工工艺,都是通过发酵得来的;味精通常会采用粮食作为加工原料,一般是玉米,在发酵技术的催化下,被制作成谷氨酸钠,接着再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萃取,最终形成味精;


在很多天然的食品中,都可以找到谷氨酸钠的身影,但食材本身的谷氨酸钠在被蛋白质控制的情况之下,并不会对食物提供任何的味道,而只有游离中的谷氨酸钠才可以转化成谷氨酸盐,这种情况,就可以达到为食物提鲜了。所以综合来说,谷氨酸钠进入人体之后,也只是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不会毒害人体,也会被人体吸收消化;食用起来也是安全的!



而有人认为,味精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质变,有很大的致癌性?

这句话字面上看着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谷氨酸钠只有在被加热到120度以上,才会产生一种“被认为”是致癌物的焦谷氨酸钠物质;并且也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也是微乎及微。并且一般我们炒菜哪里会有这么高的温度呢?另外像我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大都也含有焦谷氨酸钠物质起到乳化保湿作用;所以综合来说,味精加热食用后会致癌,也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了!温度太高,只是会导致味精失去鲜味,但不会有安全方面的担忧!


味道到底还能不能吃?长期食用有会有那些危害?

1968的中餐馆事件虽已被证实与味精无关;但味精是“害人精”的黑帽子似乎一直未被人摘取;但种种实验说明,味精并没有什么不健康一说;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忧,可能正常食用!



虽然味精无害,但味精中的钠离子含量丰富,每5g味精,钠含量就高达1000mg;而如果你把味精当盐一样,大把大把地来放,那食用过多,钠摄入量就会有过量的风险!长期高钠饮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所以要想食用,但一定要掌控量!


另外,有人还认为味精吃多了会掉头发;但其实人一天正常都会掉50-100根头发,并且随着你熬夜的次数增加,和不规律饮食等等情况综合下来,头发只会越掉越多,即使你不吃味精,依旧会掉头发;



所以综合来说,味精并不是“害人精”,也没有致癌的可能;只是注意一点的是,味精食用过多,钠会可能使用过量,因为我们除了吃的食用盐含有钠外,几乎所有食物中多少都会有钠;所以想要菜肴更鲜,放味精一定要掌握用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yzc.cn/news/show.php?itemid=1508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2419673571@qq.com。
 
更多>同类政策法规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法规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