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联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痛风者,可以吃鸡精吗?提醒:这四种调味料,尽量别忽视

   2021-01-20 10930
核心提示:痛风发作时候可是苦不堪言,之所以会出现痛风,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尿酸超标,尿酸长时间居高不下,形成尿酸结晶盐,沉积在人体的关
 痛风发作时候可是苦不堪言,之所以会出现痛风,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尿酸超标,尿酸长时间居高不下,形成尿酸结晶盐,沉积在人体的关节处,最终导致痛风出现。人体内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 / L,就是高尿酸;超过520μmol / L,即使没有症状也要进行治疗。
 
痛风者,可以吃鸡精吗?
天天尿酸升高,多数人都知道需要日常忌口,对于高嘌呤的食物通常会短下餐桌,但是却忽略了炒菜时候放的调味品,比如说鸡精,味精,蚝油等等。关于味精和鸡精,很多人都存在争议,那么痛风患者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鸡精,在味精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少量核苷酸、香精等,具有鲜味的物质,所以炒菜放鸡精提鲜的效果更明显些。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核苷酸,香精等纤维物质导致鸡精的嘌呤含量比较高,鸡精的嘌呤指数超过150,痛风患者不论病情是否稳定,都不适合吃调味料。
相对比而言,味精的嘌呤指数,只有12.3左右,属于比较低的含量,因此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吃鸡精,当然可以选择少量摄入一点味精。
 
痛风者,除了不能吃鸡精之外,对于以下这几种调味料,也要赶紧拉入黑名单。
提醒:这四种“调味料”,管住嘴就是赢
蚝油
很多家庭做饭的时候,经常是用蚝油来调味,蚝油的主要原料就是牡蛎味道非常鲜美,炒菜时加入适当的蚝油,味道非常好,营养价值相对比较高,但是这种调味品被称为“嘌呤大王”。牡蛎本身就含有非常高的嘌呤物质,耗油更是牡蛎浓缩而成,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居高不下,诱发痛风。
 
豆豉酱
在厨房中储备一些豆豉酱,味道非常鲜美,其实豆豉酱的主要原材料是黄豆,摄入体内过多也会导致尿酸居高不下。黄豆本身属于豆制品,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嘌呤含量同样高,如果你本身已经有了尿酸偏高的情况,而且经常是有这种调味品,往往会导致痛风越来越严重。
 
黄酒
黄酒也是料酒之一,很多家庭在做饭的时候会用来调味去腥,但是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成分,摄入体内过多会加剧痛风症状。尿酸偏高的人群如果经常吃会导致体内堆积过多乳酸阻碍尿酸正常代谢。天钠尿酸不断沉积,最终形成的尿酸结晶会加重痛风的情况。
 
虾酱
山东沿海一带的人很喜欢吃虾酱,不管是蒸着吃还是炒着吃,味道都非常的鲜美,下降,跟耗油一样,嘌呤指数也高于150,是不能多吃点调味品。生活当中无论是痛风患者还是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远离这种调味品,因为这种调味品的含盐量比较高,是入过多对血管造成健康隐患,所以最好管住嘴。
 
痛风者如何调理?坚持做好3件事,尿酸可能慢慢往下降
1、常喝“降酸茶”
高尿酸人群,在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多喝水也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除多余尿酸,同时也能够达到排毒养颜的效果,同时也能够稀释血液黏稠度,保证血管健康。在喝水的同时可以尝试加入降尿酸茶,这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就可以帮助排尿酸了。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曾记载,葛根,桑叶,栀子,菊苣等食材有降尿酸的功效,如果将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煮水,能够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除多余尿酸,同时也能够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感,这和现在许多推荐的小食方特别类似。
菊苣:通便利尿、清肝去火、加速尿酸代谢、清理血管垃圾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消肿止痛、加速尿酸代谢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加速新陈代谢、排出多余尿素
我们自己找全这些食材虽然比较容易,但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忙,没有时间来自己煮茶,小编给大家带来一款现成的茶包,综合上述所有食材,按照科学配比,精心炮制,而且都是独立小包,可以直接携带,随时随地冲泡方便。
有需求的朋友们可以点击上方卡片获取,健康值得你这点付出!
 
2、控体重
相关数据研究发现,体重超标,容易一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更是限制了嘌呤排除,影响尿酸代谢,尿酸偏高的人最好控制一下体重,不要让身材过度肥胖,但是要注意,不能因此节食或者是不吃主食,这样更容易导致体内的尿酸浓度升高。
 
3、不熬夜
对于高尿酸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因为长时间熬夜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嘌呤物质新陈代谢就会减缓,当初无法排出。建议大家晚上11点之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保证7~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yzc.cn/news/show.php?itemid=1261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2419673571@qq.com。
 
更多>同类政策法规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法规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