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菌种场基地另一侧,一条10千伏线路穿耸而过,一座座整齐的箱变嗡嗡作响,水城供电局党员邱兴礼和青年员工尹德伍正在紧张有序开展线路测温和隐患排查。
近年来,水城县大力发展食用菌扶贫产业,在水城县杨梅乡姬官营村建设了水城县菌种场基地,占地面积142亩,主要承担着生产黑皮鸡枞、香菇、羊肚菌、平菇、红托竹荪、姬松茸、袖珍菇等菌种来供应全县14个乡镇28个食用菌基地共3377个大棚种植。 作为新兴的扶贫产业,具有经营周期短,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帮助贫困户精准增收,已成为支撑水城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产业之一。
3月27日,水城供电局供电服务人员邱兴礼和尹德伍来到水城县菌种场,一边忙着对基线线路进行巡视,一边对嗡嗡作响的变压器进行测温,并作好记录。 “配电室里的杂物较多,请及时清扫干净,空开的相序无标识,请及时标明,坚决不能发生误操作引起安全事件,更不能影响菌种场的生产用电。”邱兴礼在配电室检查时不停地嘱咐菌种场的电工加强日常巡视和运维。
“空调机的接线端子需要再紧固定一下,不能出现松动,否则会造成接触不良影响冷库的温度调节。”正在冷库空调机边检查的服务人员尹德伍强调着。 “我们菌种场的食用菌培植环境要求比较高,菌菌包和菌棒存放车间的温度调控、成品冷藏、菌菇烘焙、抽水浇灌等都需要用电,一旦停电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专门用于调节温度的空调机就有150台6.25千瓦的,有21台20千瓦的,接下来我们还将扩大规模,计划增加600千瓦空调用电负荷,供电上的问题,几乎一个电话就能搞定,供电部门一直很给力。”说起电力与生产,该菌种场电工负责人宋平原满脸笑容对供电服务人员说道。
来到菌包生产车间,机器不停地运转,机器旁边的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加工生产菌包,在流水线上包装菌包的、运送菌棒的、上下车的,一片忙而有序景 供电服务人员在电工的引导下,对车间里的主控室、车间机器的电源线路、开关、插板等进行全面检查,对绝缘老化的线路进行包扎处理,并叮嘱生产人员注意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同时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人虽然全部居家防疫,但是菌棒和菌包的培育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冷冻车间每天都在用电对菌棒和菌包进行恒温,保证停工不停培育,不影响全县14个乡镇的菌棒种植供应,用电方面发耳供电所每天都要通过电话或突破疫情关卡来到现场指导,供电都十分正常。目前,疫情形式转好,350多名工人们已返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足马力生产。”该菌种场电工宋平原对记者如此说。
“作为一个40多岁的女人,又不识文化,也出不了远门,我在这个基地上班快一年了,在这里上班离家近,也学到了技术,收入也比去外面打工高平还一些,而且还能照顾小孩子读书,农忙时节也能顾得上,真是一举两得,真是解决了我们贫困户的就业难题,帮助我脱贫致富。”在生产车间里杨梅乡姖官营村贫困户陈文婷自信满满地说。 “为了给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解决基地的后顾之忧,之前由于10千伏鸡场II回线供电半径长,遇雷雨天气线常出现故障停电的情况,在春节前我们发耳供电所积极优化供电方案,将挂在10千伏鸡场II回线易拉嘎支线上菌种场的负荷进行转移,先是将的10千伏鸡场II回线上易拉嘎支线和姖官营支线解开,然后将两条支线合并为易拉嘎主线,最后并将易拉嘎主线接入110千伏杨梅变作为水城县菌种场主供电源,自优化供电方案以来,该菌种场除了计划停电外,没有发生过一次故障停电,食用菌的生产电力足,而且供电可靠性更高了。”在菌种场车间里,发耳供电所的所长邱兴礼一边忙着检查,一边介绍道。
据水城县菌种场负责人介绍,在2020年计划生产食用菌菌棒1.2亿棒,其中本县种植6000万棒,黑坡鸡枞3000万棒,其他菌种3000万棒,产量3万吨,实现产值8.25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全产业解决贫困户及固定就业人员630人,临时用工3500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水城供电局持续好扶贫产业电力保障,及时走访食用菌基地,了解生产用电情况,帮助排查用电设施安全隐患,量身制订科学用电方案,抢抓食用菌生长最佳时期,确保冷藏、生产加工、浇水等设备正常使用,以可靠电力催生食用菌加速生产,让“扶贫菌”真正给贫困群众带来实惠,拓宽村民致富道路。
通讯员 黄成译 邱兴礼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谌晗
编辑 屠琪